本站点内容仅供爱好者学习研究参考,不得作为商业用途果园IP网址: 45.79.87.129 IRC: 47.104.23.230 (GB-6667/6668/6669)查看你的订阅:点击这里 查看最新帖子:点击这里最新开团寻团:招聘广场 最新跑团工具:使用指南需要注意事項:果園風紀 便捷路标指示:果园导航
举证责任:一个观点的提出,有时需要证据,有时不需要证据,需要证据时就称为举证责任或举证义务。这原本是一个法律术语,但是在日常讨论问题时,这个概念也十分重要,否则就容易出现拾杠的情况。例如,警察在指控一个人偷东西时,举证责任就在警方。任何人都无须负有自证清白的责任(义务) .在日常生活中讨论问题时,一般来说,提出“存在性”主张的一方负有举证责任, 而反对方不负。例如,有人提出主张“这座桥是我设计的",那么就必须由他拿出相应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主张,而不是要求别人去证明“这座桥不是我设计的又是谁设计的?”。同样的道理,如果有一方主张" 金字塔是外星人建的”,这一方就需要拿出证据,而不是要求反对方举证“金字塔不是外星人建的又是谁建的?”。不只是事和物的存在与否,主张“因果关系"存在的一方也负有举证责任,而反对方不负有。例如,主张“吹冷风能引起感冒”的人有责任举证“吹冷风"和“感冒"的因果关系。而反对方,也就是主张不存在这种因果关系的人,可以不举证。另外,正反双方首先应该对什么样的证据有效达成一致的判断标准,否则还是会陷入抬杠的情况。例如,在讨论吹冷风与感冒的因果关系前,应先对什么样的证据可以被视为有效证据进行讨论。假如反对方“不论主张方举出任何证据,都表示不采信”,那同样也是一种抬杠。
科学共同体:广义的概念是对所有认同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的科学工作者以及科学传播者的统称,狭义的概念是按照不同学科专业分成的一个个从事科研的组织、机构,单位等。科学共同体虽然没有总部、没有主席,但它又是一个确确实实存在的共同体,它最早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形成于十九世纪末。科学共同体的游戏规则是所有科学工作者边玩边定的,但游戏规则也不是一成不变,只是进人二十世纪后,科学共同体的规则就已经非常稳定了。这套游戏规则就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范式和科学论文发表的基本原则。所有遵守这套规则的人都自动成为科学共同体的一部分,不遵守这套规则就自动退出。科学共同体可以按学科分、按国家分、按地域分等等,但是不管怎么分,大家遵守的游戏规则是一样的。最重要的是,所有成员都很容易沟通。在科学共同体中,成员通用的语言是数学。科学共同体的核心是科学家群体,它的外延现在也扩展到了各类科学传播者。科学共同体也有很多的行业组织,例如中国科学院、美国科学院、马克斯普朗克学会、世界卫生组织,还有像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美国航空航天局这样的科研单位,也包括全世界大大小小的实验室、大学等等。科学共同体的观点表达,主要是通过在科学期刊上发表论文,以及各个权威机构出版的白皮书之类的正式书面资料。科学共同体的作用主要包括科学研究、科学交流、塑造科学范式、承认和奖励,以及科学传播。科学共同体是人类文明火种的守护团,是科学技术大厦的缔造者。它们不但要确保文明之火不会熄灭,同时也要确保科学这座大厦的每一块砖都是可靠的,后人可以放心地直接拿前人的成果来用。科学共同体最重要的条规则叫同行评审。无论科学家的名气有多大,凡是没有经过同行评审的观点都不能成为科学大厦的一块砖。
哲学思辨:用纯粹的理性思考来研判一个命题。科学思考:把哲学思辨的结论仅当作一种假说对待,然后设计实验去验证这种假说。命题:黑丝袜为什么能增加女人的性感程度?对待这个命题,哲学家可以用纯理性分析来给出个答案。例如,根据亚里士多德的“种加属差"的分类法,黑丝袜属于丝袜这个大类,而丝袜与裤子、裙子、普通袜子比较,具有更好的塑形能力;黑色的丝袜相较于其他颜色的丝袜,它的优势是显瘦,还能把肤色衬得更白。因此,黑丝袜的优势就是,在种差的意义上,塑形能力最好;在属差的意义上,既显瘦又显白。以上这种思考方式可以称为哲学思辩,面下面则是科学思考。科学思考的第一步:调研前人的研究,方法是到论文库中检索相关论文。很遗憾,没有找到有价值的前人研究。第二步:设计实验来证实或者证伪该命题。在设计实验之前,首先对命题中的每一个概念下定义。例如,性感的定义:对一个人所引起的代表性冲动的生理性反应的程度。实验举例:给模特拍摄两组照片,一组是穿黑丝袜的,一组是不穿丝袜的。寻找一百名成人作为被试者,样本的随机性分布越大越好。将被试者分成两组,一组称为实验组,让他们看那组穿黑丝袜的照片:另一组称为对照组,让他们看那组不穿丝袜的照片。测量每一个人在看照片时的血压,心率、呼吸,体表湿度(出汗)以及海棉体血量等等生理指标。让每个人再填写一份问卷,例如,你愿意花一百元请她看场电影,花三百元共进烛光晚餐,还是花一万元一起海南游?假如实验结果是该命题为真,则继续设计实验进一步探究原因。第三步:通过哲学思辨,假定黑丝袜增加女人性感程度的原因是一、让模特的腿显得更长,二、让模特的皮肤显得更白,三、长腿和皮肤白会增加女人性感。第四步:分别设计实验对以上三个假说进行验证。如果假说不成立,则循环“提出假说再验证”的过程,直到验证所有合理假说为止。科学思考初看上去效率很低,甚至有些迁腐。但是,人类正是因为这种看上去低效率的思考活动,在短短几百年时间内所取得的智力成就,就远远超越了过去数千年的成就之和。科学思考是人类文明的一次重大升级。历史上,没有任何智力成就能与之媲美。
规律:满足指定的条件时,某个事件必然会出现,这被称为客观规律。经验:个人通过主观感受获得的认知。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针对同一规律,不同的人可能总结出不同的经验。个人经验与客观规律之间往往有偏差。例如,同样看待日食、水灾等自然规律,古人根据经验,有说是帝王不仁所致,只需勤政即可免祸;也有说是天狗或神明显灵所致,只要敲锣打鼓即可驱赶。但这些经验都不等于客观规律。再比如,现代医学发现,感冒是自限性疾病,通常一周左右会痊愈,这是一个客观规律。但人们通过主观感受,会得出“洗热水澡好得快”“用被子捂汗好得快"“喝烫的姜茶好得快” 等等经验。这些经验虽然很符合不同人的主观感受,但是它们不等于规律,现代医学通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发现,这些经验并不具有普适性,所以它们不等于规律。科学思维要求人不要轻信自己的感觉和经验,哪怕你自已认为感觉和经验有多么的真切,也不能完全相信,而要相信严格的逻辑推演和受控实验的数据,用统计的思维考虑问题。简单概括来说,就是要相信逻辑和实证。经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认知世界,例如东方的阴阳五行学说和西方的四元素学说,都属于典型的经验性理论,它们代表了古人的智慧结晶,也曾经帮助古人解决了很多问题,但毕竟没有揭示真正的自然规律。只有摆脱对经验和个例的迷思,我们才能发现真正的客观规律。作为现代人,我们需要知道,经验有时候能够帮助我们找到规律,但经验不等于规律。按律办事要比按经验办事成功率更高。
大样本:研究对象的数量要足够大,足够的意思是符合该项研究领域通常需要的数量。随机:研究对象的选择以及分组要符合随机原则,尽可能覆盖各种情况。双盲:测试者和被测者都不知道被测者在实验过程中的组别,以及其他一些有可能会对研究结论产生影响的信息。对照:被测者至少要分成“实验组”和“ 对照组",有时根据情况还要增加“控制组”等。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实验是一种很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也是国际公认的检验药物有效性的金标准。大部分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得了感冒,但没有去医院,甚至没有吃药,结果没几天感冒就好了,这是因为感冒是自限性疾病,它们会自愈,类似的常见病还有很多。为证明这病到底是“自己好的”还是“治疗产生的效果”,必须有人和你进行对照,分别观察吃药和不吃药的结果有什么不同。为了排除“人和人不一样,有的人病好得快,有的人病好得慢”的影响,就需要用数量尽可能多的一批人来测试,也就是所谓的大样本。样本数量要大到什么程度才算是大。不同的研究对象有不同的标准。一般来说,三十到五十个是最低要求,有些研究甚至要求几千个样本才算大。样本不单要大,还要有随机性。不能A组人都是青少年,B组人都是中老年,那样A组人吃药自然就会好得快些。可以用抽签的方式将人们随机分为A,B两组。但以上三条原则依然无法排除安慰剂效应,也就是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的心理作用。这种效应甚至可以让一群注射蒸馏水的人认为自己打的是止痛药,并觉得疼痛感降低。所以要让A、B两组人组吃真药,一组吃安慰剂 (外形和真药一致,比如装着淀粉的胶囊)。但是人们后来又发现,如果给药的人知道哪种是真药,哪种是假药,也可能在观察病人时产生偏见,甚至无意间向被测对象暗示了药的“真假”,所以,需要对所有直接参与实验的人隐藏组别以及真假药信息,即发药和评价的人只知道A药和B药,却不知道它们中哪个是真药,哪个是安慰剂。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实验不只是科学的方法,更是逻辑的方法,除了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医学检验药物有效性,也能研究类似“哪种红茶更好喝”“哪种葡萄酒口感更好”这类问题。
可证伪性:一个命题在逻辑上是否有可能被证明是误的。这是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在二十世纪中叶提出的一个概念,在科学哲学的发展史上有重要的意义,理解这个概念,可以让我们更加理性地看待各种不同的说法。一个命题可以分成“逻辑上有可能被证明是错的”和“逻辑上没可能被证明是错的”两种情况。例如,以下这些命题有可能被证明是错的,只要找到一个反例就可以证伪了:人是不会死的。在任何参考系中,光速不变。现代人是从类人猿演化而来的。这些命题,有的已经存在反例,例如“人是不会死的”;有的尚未找到任何反例,例如“光速不变”,但并不意味着一定不存在反例。这些命题的共通性是:有可能找到一个反例来证明命题错误。因此,这些命题被称为“具备可证伪性”。以下这些命题不可能被证明是错误的,找到再多的反例也没用。人人都会死。鬼魂是存在的。人类终有灭亡的那一天。这些命题的共通性是:你哪怕找到再多的反例,也无法证明该命题是错误的,因为命题的陈述形式已经决定了它不可能被穷举证伪。波普尔在此基础上还提出了“可证伪度”的概念。可证伪度就是指一个理论被证伪的可能性的程度。一个理论如果完全没有可证伪度,就不是科学理论,而是非科学。假如一个可证伪度为零的理论声称自己是科学,那么它就是伪科学。反过来,一个理论可证伪度越高,它且被证实,可信度也就越高。例如,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时,做了一个很容易被证伪的预言:在日食时,可以观察到星光的偏折现象。爱因斯坦的理论所冒的被证伪的风险极大,理论的可证伪度极高,在这种情况下,他的理论一旦被证实,那理论的可信度就极大。这个例子中的星光偏折实验,就是波普尔所称的“判决实验”,这也是波普尔提出的重要概念之一。因此,一个理论如果胆敢称自己是科学理论,那么就必须要能提出一个判决实验,而这个实验的结果有可能直接判理论的死刑。下次你遇到有人说自己的理论可以解释一切,你就直接问他:你能不能提出一一个具备可操作性的判决实验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