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得对,但是这是DND。
多译本不是坏事,像隔壁COC那样也是经常各种版本的译本混用。但问题是,不同于COC规则书中以描述性与建议性文本为主,PHB涉及到了极大量规则性文本,这些规则性文本需要每个版本的译文术语统一并且描述准确。而“失之毫厘谬之千里”的错译原5e的译文里面就有不少。一本正式版规则书都难免有错漏,那要多几本不同译本,那再纠起错来成本太高了。
至于为什么硬要统一术语和规范规则性描述,这是因为DND讨论环境就是好律规则,如果没有统一的规则文本作为前提讨论的话,那大伙八成又会回到“还是看英文原文吧”的时代。那无论你有多少版译文,那都不白翻译了么?
——————————————————————————————
PS.其实其他一些扩展也有多版本翻译的情况,但是毕竟是扩展,重要性肯定没有PHB高。这种高重要性的文本就没必要搞”多译本“了吧。
我的论坛功能总是不全所以无法引用
此处回复#31的观点:
当某个文本可以作为涉及规则层面的绝对评判标准时,它一般具有以下两种性质之一:
1. 唯一性。该领域规则范围内(如某版规则)有且仅有一份可用文本,无参照物来确定他的正确性。
2. 权威性。
2.1 官方范畴的权威性。表现为该译本由官方团队承认并授权作为中文语境下的唯一解释文本,官方认为该译本准确的表达了游戏设计者的意图,并且具有以此为凭据评判的效力。
2.2 民间范畴的权威性。指虽然因为各种原因该译本无法得到官方背书,但是该译本在民间玩家团体中广泛传播,具有使用率高,评价良好,并且存在大量以此为译本获取的共识。此类权威性不如第一类,但是因为有一定的约定俗成,也可以作为限制范围的评判标准。
---------------------
在5r玩家手册刚出的现在,唯一具有权威性的只有官方的那个原版。至于过几年之后,哪套译本形成第二类权威性,得看它的传播范围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