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惑和胁迫许多能力和法术都可以使生物的意识变得模糊,让他们处于敌我不分的状态——或是更进一步,诱使他们将先前的朋友当作目前的头号敌人。魅惑和胁迫是此种效果中最常见的两类。
魅惑通过魅惑另一个生物,魅惑者可以与其交上朋友,并尝试对该生物提出行动建议。然而被魅惑的生物并非完全没有思想,所以魅惑者对其的控制并不完全可靠。这种魅惑包括各种各样的
魅惑类法术(惑控学派下的分支)以及一部分怪物的能力。从本质来说,被魅惑者仍保有自由意志,但会基于被扭曲的世界观而做出决定。
•被魅惑的生物不会获得任何魔法能力来理解新朋友的语言。
•被魅惑的人物保有原先的
阵营,他只是将魅惑者视为一个密友,并且认为魅惑者的建议和指引都是十分重要的。
•仅仅当先前的盟友威胁到魅惑者的情况下,被魅惑者才会与他们作战。即便如此,只要有可能,被魅惑者就会采取他所能使用的最不致命的手段来与先前的盟友战斗(如同他不得不与一个老朋友战斗一样)。如果魅惑者要求被魅惑者做一些通常情况下即便为了密友也不会去做的事情时,被魅惑者可以与魅惑者进行一次
魅力对抗检定。如果被魅惑者胜出,他将拒绝执行该指令,但仍然处于被魅惑状态。
•被魅惑的人物绝不会执行明显属于自杀或自残的指令。
•如果魅惑者命令被魅惑者做一些与其本身意愿强烈抵触的事情,被魅惑者可以做一次新的豁免检定,通过则解除魅惑效果。具体何种要求属于此类由DM根据角色不同而裁定。
•当被魅惑者遭到魅惑者,或魅惑者的盟友的攻击时,将自动解除魅惑效果。
胁迫胁迫与魅惑不同。
胁迫凌驾于被胁迫者的自由意志之上,能改变被胁迫者的思维方式。
魅惑让目标成为施法者的朋友;
胁迫则让目标将无条件地服从施法者。
无论被魅惑还是被胁迫,生物都不会主动向施法者提供未被问及的信息。当胁迫效果结束后,有智力的受术者会自动得知是谁对其使用了胁迫能力。